全国持续高温,多地最近都处于“烧烤模式”,甚至出现了“热射病”,今天正式入伏后,更需要防暑降温,以防中暑。
对于近日多地出现的热射病,着实让人意识到“热死人”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玩笑话。
热射病是什么?
通俗地讲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热射病主要分为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更易中暑
●有甲亢、糖尿病等基础代谢性疾病的人群
温度每升高一度,人体基础代谢率会提高百分之十三,同时这样也容易出现代谢失衡。此外,老年人基础代谢一般比年轻人弱,更易中暑。
中暑与低血糖都有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糖友容易搞混二者。
一般低血糖伴有明显饥饿感,出冷汗而非普通出汗,四肢冰冷而非全身发热。
中暑一般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还会伴随高热、无汗液排出的情况。
●有汗腺功能障碍的人群
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的人、硬皮病。
●有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
当人体体温过高时,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兴奋,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出现幻觉,有脑梗心梗、脑血管病变、心律失常的人群,夏季需要格外地注意防暑降温。
热射病重点在预防
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这就需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先兆中暑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时候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有效缓解。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
在必须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入伏后如何预防中暑?
● 及时补水
每天饮水量至少1500毫升,温开水最合适,少量多次饮水。
夏季温度过高,出汗较多,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喝温开水能够促进汗腺分泌,汗液蒸发带走体表的热量,比喝冷饮更能帮助解暑。
● 冲温水澡
刚从高温的室外回到家里马上冲冷水澡,会使身体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低的糖友来说,不仅达不到散热的效果,反而更容易感冒。
温度适宜的温水澡约38℃左右,不仅能够解暑散热,更利于机体散热。
●室内降温
室内注意通风降温,开空调温度以26℃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8℃。
● 防暑用品
常备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衣服尽量选择纯棉吸汗衫,浅色、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穿着既舒服又有利于降温。
如果中暑怎么办?医生建议
● 立即停止活动,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
● 脱去多余或紧身衣物;
● 物理降温,将打湿的凉毛巾放在头部和躯干部,用凉水冲手腕降低血液温度,或将冰袋置于腋下、颈侧、腹股沟处;
● 如出现肢体抽搐,不要在嘴里放任何东西,如发生呕吐,应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
● 无论症状轻重,即刻就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