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上班族来说,晚餐几乎成了一天的正餐。
惟独晚餐可以从容、舒服地放松下来,稳坐在餐桌前,美美地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因此,晚餐常被上班族乃至平民百姓视为享受餐、团圆餐。殊不知,这是极不符合养生之道的。

晚餐吃得过饱易诱发疾病
01
肥胖
晚上身体活动量小,吃得过饱,睡前食物不能及时消耗,会囤积脂肪,导致肥胖。
02
胰腺炎
晚餐过饱,且大量饮酒的话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重,甚至在睡眠中休克。
03
糖尿病
晚餐如果吃得过饱、过晚,会给胰腺增加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胰岛功能紊乱,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容易使血糖不平稳,诱发糖尿病。

01
心脑血管疾病
晚餐能量过剩,过多的脂肪、胆固醇等会在血管壁上堆积,长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且晚餐吃得过饱,容易造成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
05
加速大脑衰老
大脑白天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晚上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晚上进食过饱,会影响睡眠质量,脑细胞的健康和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加速大脑衰老。
科学吃晚餐
01
晚餐宜早
晚餐的最佳时间应该在7点之前,最好能够控制在晚上6:00~7:00之间。
吃得过早会容易饿,但吃得过晚,反而也会影响消化,降低睡眠质量。宁早吃,不晚吃,在睡前4小时吃完晚饭是最好的。
01
类多量少
晚上能量消耗少,食用量也需稍些减少,推荐全天三餐的能量安排比例为3:4:3。

晚餐应该补充白天未摄入的食物种类,如叶菜类晚餐吃得过少,可以进行补充。饮奶量不足可以进行补充,或是补充杂粮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