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的吸收和废物排泄,一定要靠这些“大管家”!

admin 2024-11-19 知识库 16 0


只说重点


① 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靠小肠,大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有很强吸收能力。

②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不同,主要取决于各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的时间。

食物经消化后会形成的小分子物质

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

被机体细胞所利用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会以粪便的形式被排出体外。机体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分解,

吸收各种营养素及其他有益的食物成分,

在体内进行代谢。

这个过程为各个组织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和能量,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繁殖、修复等。

同时,产生 CO2、水以及各种代谢废物,

通过呼吸、排尿等不同途径排出体外。

整体流程离不开机体中负责的“大管家”

今天就来说说它们


今日活动小提示:详见文章附文~


营养素的吸收——小肠

食物中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到达回肠时已被吸收,因此回肠是吸收功能的储备部分。小肠内容物在进入大肠后可被吸收的物质已非常少。大肠可吸收其内容物中80%的水分、90%的 Na+和 Cl-以及其他矿物质。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且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都是小肠在吸收中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

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来完成的。这里所说的被动运动主要包括被动扩散、异化扩散、滤过、渗透等作用。分别展开来说说。

①被动扩散: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称被动扩散。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决定于它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和分子大小,溶解度越大,透过越快;如果在脂质中的溶解度相等,则较小的分子透过较快。

②异化扩散:是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物质如Na+、K+葡萄糖和氨基酸等,不能透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需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③滤过作用:胃肠细胞膜的上皮细胞可以看做是滤过器,如果胃肠腔内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时,水分和其他物质就可以滤入血液。

④渗透:可看做是特殊情况下的扩散。当膜两侧产生不相等的渗透压时,渗透压较高的一侧将从另一侧吸引一部分水过来,以求达到渗透压的平衡。


那主动转运其实指的就是某种营养成分必须要逆浓度梯度的方向穿过细胞膜的过程。营养物质的主动转运需要有细胞上载体的协助。所谓载体,是一种运输营养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脂蛋白。营养物质转运时,先在细胞膜同载体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通过细胞膜转运人上皮细胞时,营养物质与载体分离而释放人细胞中,而载体又转回到细胞膜的外表面,以此循环。

营养素的吸收——大肠

每日从小肠进入大肠的内容物有1~1.5L,大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而大肠中的水和电解质大部分被吸收,仅约150ml的水和少量Na+、Cl-随粪便排出。如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大肠内的水被进一步吸收,可使粪便变得干硬而引起便秘。当进入大肠的液体过多或大肠的吸收能力下降时,则可能引起腹泻。大肠能吸收肠内细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也能吸收由细菌分解食物残渣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代谢产物的排泄

排泄是机体清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由某些器官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人体摄入的食物首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再被机体吸收利用;那些未被吸收利用的物质或一些代谢产物经大肠、肝、肾及肺等器官代谢,以粪便、胆汁、尿及呼气等形式被排出体外。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完全氧化成CO2和水;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脱去氨基后剩余碳链也氧化成 CO₂和水,氨基可转化为氨、尿素或尿酸。CO2和部分水通过呼吸器官(肺)排出体外。皮肤以出汗的方式排出水及部分无机盐。大肠可排出没有被肠道吸收的废物。多余的水和含氮化合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经肾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而形成尿液,再由输尿管送入膀胱储存,排尿时即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防病未然 守护健康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 二维码1

    订阅号

  • 二维码2

    服务号

  • 二维码2

    小程序